《张爱玲传》
(余斌 著)
内 容 简 介
有关张爱玲,是常说常新的话题,正如香港文坛才女李碧华形容的,张爱玲是一口古井,古井无波,越淘越有,大方得很,又放心得很。因此,张爱玲的作品集长销不衰,张爱玲的作品分析、生平研究、传记等“淘张”之作也呈现风生水起之势。在众多的张爱玲传记中,余斌的《张爱玲传》一版再版,十几年不衰,堪称经典之作。
但凡真正喜欢张爱玲的读者,都是从喜欢她的作品开始的。1984年,还在读中文系研究生的余斌第一次在旧杂志上接触到张爱玲的作品就一见倾心,“吸引人的不仅是那一手泼得出、收得住的文章,不仅是作者丰盈、鲜灵的艺术直觉,而且是作者对人的处境的‘苍凉’的理解,观察人生、体验人生的一种独特的角度和态度。”由对作品的喜爱自然而然会产生对作者的好奇。“文如其人”的说法用在张爱玲身上不仅不恰当,而且恰恰相反,把她的作品和她的现实生活一比较,反而对照出一个谜一般的张爱玲。
张爱玲出身名门,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同光“请流派”的中坚人物,外曾祖父李鸿章更是中国近代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然而,张爱玲对此却从不张扬,甚至刻意回避,骄傲得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的作品充满悲剧感,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后面的“可怜”,把“悲凉”的人生刻画得入木三分,显示出作者的悲天悯人之情;而她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把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并且性情冷漠怪僻,对亲眼所见的一些不幸和苦难没有同情,唯有厌恶。涉及男女之情,她的作品通篇都是算盘打得噼啪响的计较:人情、感情、金钱、利益,而在现实中面对自己所爱的人,她是仁至义尽,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的人。作品表明她通晓人情世故,而她在实际的人情交往中却表现出木讷和畏惧,从衣着打扮到待人接物,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40年代的上海迅速成名,大红大紫,风光不让当红的电影明星;而几十年之后她却在美国深居简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凡此种种,都使张爱玲成为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令人迷惑不解。
当张爱玲的作品大量进入读者的视野,其对人性冷静深邃的把握、圆熟的小说技巧,浓艳奇警、臻于化境的文字,征服了文学研究的学者,也征服了一般读者,张爱玲研究逐渐升温为一种热门的“显学”。张爱玲的作品《十八春》《金锁记》《倾城之恋》《色戒》等均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张的生平际遇也被演绎成影视传奇,引起一波接一波的“张爱玲热”。大众传媒的缔造和助推,也使得阅读、谈论乃至模仿张爱玲成为时尚的一种,真实的张爱玲在消费社会越来越呈现出被“神话”的趋向。
然而传记毕竟不是传奇,传记的基本要求是求真求实。相比于众多“神话”张爱玲的作品,余斌的《张爱玲传》中“冷静”的笔法显得难能可贵。寻找“通常的人生回响”,这是张爱玲本人所乐道的看人看世的态度,也是作者为张爱玲立传时所坚持的态度。在这本传记中,作者根据多方搜寻的史料来交待叙述张爱玲的生平际遇,在描绘传主内心世界时,大胆假设之余也不忘小心求证,追求的是一种理解和对张爱玲完整的认识。因此,看似谜一样的张爱玲,她所表现出的种种矛盾之处得到了完整、细致而深刻的展现。这种“冷静”的文风与张爱玲其人其作的“冷静”正好契合,而冷静的文本往往更经得起推敲,更能给读者留有广阔的回味空间。或许,这正是这本张传十几年来受到读者欢迎的根本原因所在。
虽说“文如其人”未必恰当,但一个作家作为情感充沛的个体,其人生经历和感情跌宕的蛛丝马迹必然会投射于作品,因此作家传记也就无法绕开对作家作品及其创作历程的分析。这本传记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以深刻细致的分析和评论见长,能够将张爱玲的作品与其经历、思想、情感等结合打通,处处传达出由文见人的洞见。这一点,余斌表现得举重若轻,他游走于人和文之间,游刃有余,寻觅出了张爱玲及其作品之间的深切关联。此外,这本张传文笔清雅,不枝不蔓,既无学究气也避开了多愁善感的矫情气,是含蓄内敛的才子文,读来唇齿留香,在众多张传中也是一大优势。
余斌的这本《张爱玲传》首次出版于1993年,是最早的张爱玲传记之一。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去世后,又有很多新的传记材料和研究成果出现,这本张传经过增补内容、加以修订后曾多次再版。此次新版推出,皆因为与其他有关张爱玲的作品相比,这本张传最具成为公认的“经典”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