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小学
初中
高中
★
备课导航
36500365.com——全站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伴您成长!
首页
小学
初中
高中
小考
中考
高考
文摘
教研
名师
文言
作文
题库
影音
悦读
宝典
☆今日美文☆
您现在的位置:
36500365.com
>
文摘大师
>
校园
> 正文
缙闻:我不想25岁就死在“人生定型”的魔咒下
更多文摘点此浏览!
缙闻:我不想25岁就死在“人生定型”的魔咒下
作者:缙闻
20岁刚出头时,我有一段时间特别焦虑。
彼时听说有一种“25岁魔咒”,就是当你25岁的时候,人生就会基本定型,甚至能据此想见几十年后的生活。就像紧箍时刻箍在我的头顶,每每念及这个魔咒,头痛欲裂。所以,必须拼命做出点什么,尽可能比同龄人更早“出任CEO、嫁给高富帅”。
可是除非是巫师,谁能拥有预测未来的能力?至少,现在生活中的很多细节,已是我20岁出头时不能想见的。这些细节可能赋予人生几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方向,那么十年、二十年后,我的生活又岂是以现在的状态和阅历能够预见的?
人生是动态的,也充满未知性。在人生的任意节点上,都存在着改变和重启的可能性。人生想要何时重启,想以何种方式重启,完全取决于个人改变现有生活的意愿,和把这种意愿付诸行动的勇气。
和“25岁魔咒理论”一样,年龄焦虑有着各种各样的变种,例如最近开始流行的“90后中年危机”。最开始看到《金正男遭1988年中年妇女刺杀》新闻标题的时候,同龄人也只是权当玩笑。
90后的调侃者们在自黑,却没想到“听者有意”。从90后已垂垂老矣,一路讨论到中年危机,竟然引发了强烈共鸣。从联合国官方微博发布“青年”定义,把1992年出生的人划分到中年人行列,到《新华每日电讯》一篇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中年危机”确实存在的文章刷屏,指出澳大利亚人幸福感最低的是在25岁到74岁中间。“90后中年危机”和“25岁魔咒理论”一样,完全就是鸵鸟心态的孪生兄弟,给想要尝试人生多样性却又没有胆量的人一剂心理安慰。所以,在焦虑中妥协,在危机中老去。
当然,在房价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我并不想对所有90后的“中年人”说,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苟且,大胆奔向诗和远方;但生活压力并不等同于生活焦虑。用什么样的心态对抗现实压力,对抗年龄的增长和自然机能的退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你可以不认同TFboys,可以不喜欢韩流,可以不玩《王者荣耀》,但你不能在全然不了解的情況下,就充满鄙夷地说:“喜欢这些玩意的都是些没有主见的小屁孩。”
当你说出这种话的时候,首先在心态上已经老去。
因为你不知道,或许某个改变世界的发明,就在你鄙视的那些从未了解过的新玩意中。
想到2011年去世的北大法学泰斗芮沐先生。他在103年的一生当中,始终保持着对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心。80多岁的时候,电子游戏刚刚开始风靡,他跑到大商场的顶层游戏厅打游戏,周围全是10岁左右的小孩。这种状态令人羡慕。
希望在我80岁的时候,也能保持这样的童真,保持对这个世界的热情。不要25岁就已死在所谓“人生定型”的魔咒下,直到75岁再埋葬。
孩子没出息不行,孩子太出息了也不行作者:闫肖峰
据2017央广与零点调查公司在《直通北上广》节目中发布:北上广三地公众对子女出国留学的态度越发积极,近八成(78.3%)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愿意送子女出国留学,较2016年提高了12.4个百分点。
至于在哪一个教育阶段送子女出国留学的问题上,国外本科教育和高中教育越来越受到北上广三地公众的青睐。数据显示,在愿意送子女出国留学的受访者当中,希望在大学本科阶段送子女出国留学的比例达到46.2%,希望在高中阶段送子女出国留学的比例为34.2%,较2016年均略有提高;而希望在更高学历时送子女出国留学的比例出现下降,从2016年的8.5%降至5.9%。
以上调查与大家在这三个城市中的感受相吻合,即出国的越来越普遍,出国的年龄越来越低龄化。当然,在实际抉择时,究竟是否有近八成市民愿意送孩子出去,又另当别论。毕竟,不是每个家庭都拿得出那份钱的,即使拿得出,出去划不划算也是要再仔细掂量的。
在我看来,目前出国留学存有“三个误区和一个困惑”:第一个误区是出国让小孩在国外经商锻炼,好像把他扔到一个陌生环境就锻炼他了,让国外培养他成长。不少少年留学生在人家里Homestay,半年都进不了一次城,老外接收中国小孩也变成了一门生意,哪来的培养你成长呢?如果小孩在一个封闭的环境里,实际上并没有培养他完整的性格,甚至会形成性格孤僻的倾向。我曾听到一个奇葩故事,说祖国这边的老妈每天早晨还要打越洋电话去叫大洋彼岸的孩子起床,把这边的习惯带到了美国去。
第二个误区是让国外的大学去教育他,以为国外的大学都好。实际上很多基础教育,国内的教育并不差,国外大学也并不是多好。国外大学经历有一半是参加各种社团,如果小孩内向,这样的大学经验与上网上大学有何区别呢?而且,如果孩子将来回来,本土朋友圈都没有,海外朋友圈没几个,即便有,回国以后往往都用不上,那出国受的是哪门子教育呢?
第三个误区是以为出国留学一定能够有好的回报。错!出国留学回来基本工资只有四五千元,如果按在孩子身上投入200万来算,什么时候才能收回成本呢?
我的“一个困惑”就是:希望小孩出国学有所成,希望他有出息能留下来。但有时又希望他没有出息能回到父母身边。如果小孩有出息能留在了国外,那你为别的国家输送了一个人才。反之,如果他没出息回来了,可以守在你身边了,那又何苦送出去呢?
一次,我在清华同学群里发感慨,说清华终于坐实了它当初的名称:留美预科学校。为什么这么说呢?当年同学毕业后出去了一半,今天,剩下的一半正将下一代送往赴美留学的路上。
有一天,和美国回来的老同学聊起孩子,感慨如果孩子(在美国)真留下来,估计一年怕是见不着一两次喽。老同学笑我道:“你以为我们在美国不是一年和孩子见一两次吗?”
所以啊,还是上面我那句话对:孩子没出息不行,孩子太出息了也不行。有出息,就走得远远的。没出息吧,回来守在你身边,那倒是消停了。
留學报告称,现在每年出国的学生达54万之多,近年回来的越来越多,超过了八成。我算了笔账,如果每个家庭为此投入了200万,那就是一笔1万亿的天量海外投资啊!嗯,送子女出国留学或许是中国人对外投资中最大的盲目投资吧。但愿我说错了。
吴佳伊:祖父的肉圆汤
星巴克的咖啡那么贵,是谁把钱赚走了
俞敏洪:我如何把家族成员清退出新东方
赵薇:如果能跟马云搭戏
明前茶:候鸟守护人
沈石溪:赶走喜鹊
张振斌:32个未接电话
猫、钱锺书及文艺青年做派
“抗日神剧”为何难以被接受
周恩来与书
张抗抗:假如再做一次女孩
我记忆中的季羡林先生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
《义勇军进行曲》创作始末
100句校园励志名言短句霸气座右铭汇集!
上一篇文章:
100句校园励志名言短句霸气座右铭汇集!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语文图库
|
教学园地
|
美文大师
|
作文大师
|
文言译站
|
视频中心
|
主题阅读
|
名校合作
|
数学大师
【36500365.com】
语文资源网
旗下网站
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
站长qq:
380619484
浙ICP备0506779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