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名师谱】 斯霞 于漪 魏书生 于永正 孙双金 王崧舟 窦桂梅 支玉恒 钱梦龙 余映潮 李镇西 程红兵 宁鸿彬 程翔 程少堂 高万祥
【余映潮】不妨试试“野路子”——《一个好树种——泡桐》教例评析
【点击进入余映潮的专栏,阅读更多!】
不妨试试“野路子”——《一个好树种——泡桐》教例评析
[教例简述]
这是刘汉东老师的一个教例(详见湖北大学《中学语文》1991年第4期)。
教学过程如下:
一、预读课文。
二、语文老师与生物老师把学生带出课堂观察校园的人行道旁的泡桐。
三、生物老师向学生讲解泡桐的种属、根、干、叶、花、果等知识,并同校园内另外的人行道树——梧桐、法桐作了比较。
(以上第二、三两个环节约20分钟)
四、师生回到课堂,学生再读课文。
五、教师讲授。
1.本文的结构特点:文章紧扣“题眼”——“好”字,运用“总说——分说——总说”的框架结构来布局谋篇,既有对泡桐的特点介绍,又有对泡桐的用途介绍,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2.本文数字说明法的运用:运用了百分数、平均数、比较数、约数、确数等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在运用数字时作者注意了恰当的修饰与限定。
六、学生自读课文。
(以上环节20余分钟)
[评 析]
“不妨试试‘野路子’”是执教者的论文题目。“野路子”是执教者的自谦之词。
其实,教者的教学路子一点也不“野”。
从语文教学与生物知识的“联姻”来看,这叫“学科渗透”。
从教者的运筹策划来看,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这叫“穿插艺术”。
从学生的观察到学习课文的过程来看,这是“动静结合”。
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有意注意”。
这是一节生动活泼的、走“正路子”的好语文课。
语文老师爱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教学术语,此中的深层含义其实是:课堂教学中教法的选择是一门艺术,是教师发挥优势、形成个性、展现才华的突破口之一。因此,许许多多的语文教师才更有“常教常新”的慨叹和欣喜。
为了“新”,为了“活”,为了“实”,我们欢迎“不妨试试‘野路子’”。
【36500365.com】 语文资源网 旗下网站 专注于语文在线备课 站长qq:380619484 浙ICP备05067795号